聲明: 本站位於香港,僅對香港和海外地區華人提供Web3行業資訊,本站不提供交易和任何投資理財建議。您需謹慎使用相關數據及內容,並自行承擔所帶來的一切風險。
bg
  • 铅笔道
  • 2023年2月12日07时

    又一批创业者被ChatGPT误导:要去找死了

    醒醒,ChatGPT所在的赛道跟你有啥关系?


    我说话比较直,但我希望,大家现在少过度谈论ChatGPT。它是个超级好东西,但是在“人人都在谈论它”的今天,它被过誉了。

    长期来看,这会损害创新创业者的利益,所以我不得不说几句。

    我先亮明观点。首先,从一级市场的角度看,ChatGPT的相关赛道,暂时没有直接投资机会——投资人之所以忘寝废食地研究它,有两个核心原因:第一,它是个新东西,新东西就值得研究;第二,它也许长期有机会,先持观望状态。

    据我了解,AIGC是有少数机构布局的,但直接出手ChatGPT赛道的机构应该是没有。如果有,就请来评论区亮个相,让我佩服一下你,顺带五体投地。

    所以从创业者的角度看,大家激动什么呢?从资本的角度,和我们没有太大关系。

    如果你脑袋发热,仅仅是因为它火,而去写一纸PPT去向投资人融资,那么我认为你一点机会都没有,并且不止是今年,可能1-3年内都没有,你大概率失败。当前过火的市场环境,可能会让创新创业者产生误判,再次我想善意地提醒一下。

    我之所以认为ChatGPT被严重过誉,有两点核心原因。

    首先,它的当下价值被严重过誉。

    比如近期比较热的事件——2月9日,微软推出内置ChatGPT搜索引擎,有一种观点就开始盛行:搜索引擎要被干掉了,谷歌要被干掉了,百度要被替代了。

    11年前,我已经是一名科技记者,那会就在观察搜索引擎相关的新科技,也一直在思考搜索引擎的替代者会是谁。ChatGPT一问世,搜索引擎就要被干掉了吗?那有这么简单。

    搜索引擎的核心壁垒其实是时间,时间越长,壁垒就越高。什么意思?

    比如百度,用户用1次百度,它就会变得更聪明;16亿用户每用1次百度,它就会超级聪明;16亿用户22年每天都用1次百度,它就无限聪明了。

    所以我认为,搜索引擎的壁垒不在于短期的产品、技术之争,而是“时间+大数据+AI”。这三个元素里,很多竞品都具备后两个,但第一个元素很少有人具备。这也是为什么百度的挑战者很多(比如360搜索、即刻搜索),但胜出者很少。

    那么这三个元素,ChatGPT都具备吗?也不完全。对于后两个元素,ChatGPT是100%的具备,是惊艳的具备。

    但对于“时间”,ChatGPT还是个新人。当然,如果未来5年,用户还愿意持续地使用ChatGPT搜索,给予它足够的训练,ChatGPT替代搜索引擎是有可能,但这并不简单。

    其次,ChatGPT被过誉的第二个原因:目前来看,它与创业者没有太大关系,尽管它很美好。

    要回答这个问题,我们必须去研究它的创立者:OpenAI,它的出世是不可复制的——它在美国可以诞生,但并不意味着它在国内也可以。

    OpenAI初期是一家非盈利机构(2016年创立),是一家站在人类利益创立的公司。它的前两笔融资是YC和马斯克投的。而后2019年,可能由于资金遇到瓶颈,它变成一家半盈利公司,而后微软注资10亿美元。

    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:国内是否具备OpenAI的诞生环境?

    起初,OpenAI的拿到的钱为非盈利投资,国内是否有这样的机构?有,但力量还很薄弱。比如2018年,原经纬中国合伙人邵亦波成立了一支慈善基金,首期规模1亿美元。

    从融资记录看,OpenAI成立2年便融了超10亿美元,足见其烧钱速度。

    从2016年到2023年,OpenAI的商业环境有变化,但变化不大:据《财富》杂志报道,OpenAI去年收入不到3000万美元,而在计算和数据方面的支出大约为4.1645亿美元。

    因此,国内版OpenAI的诞生首先会面临严峻的融资挑战。

    目前来看,OpenAI虽成立7年但依然是一家“To VC”的公司。在国内美元基金主导的时代,多数商业化成功的模式都是“ToVC”,但自2021年以来,这股力量已经灭绝了。

    在人民币主导的投资时代,也不是完全不允许“ToVC”的项目存在,但方向你得对。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壤,鼓励的是高端制造、硬科技、医药等。

    大家路子不一样。在美国,ChatGPT能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,马斯克、比尔·盖茨(均为ChatGPT利益方)愿意不遗余力地推动它;但在国内,ChatGPT会受到资本的追捧吗?我目前没有看到,我看到的是二级市场虚火,但一级市场大家很谨慎。

    ChatGPT毕竟是一个“Copy To China”的产物。在7年前,它必然是一个香饽饽,效仿者必然从前村排到后寨,但在今天,这片土壤还适不适合它生存?这个问题很复杂,要充分考虑好背后的宏观要素。

    因此,融资的通道堵死后,创业者的机会就变少了。那是不是参与者就没有了呢?不是。小公司无法参与,还有大公司。

    所以目前能看到的机会里:大公司的机会要远远大于小公司。从产品及技术研发的进度来看,参与者也是大公司远远领先小公司。

    除去百度等公司外,让人意外的是,很多“非相关”公司也有类似产品。总之,但凡有一定体验的类ChatGPT产品,多半是由大企业研发。

    比如腾讯推出的写稿机器人(Dreamwriter)、百度的文心系列产品、中文在线的AI绘画/文字/小说平台、万兴科技的AI绘画软件、海天瑞声的数据标注软件、商汤的人工智能+计算机视觉产品、科大讯飞的语音系列产品... ...

    即便是360也有类ChatGPT产品,各项指标已经超过GPT2(一种技术水平),而ChatGPT为GPT3.5。

    因此,ChatGPT更多是大公司的机会,这也是国内版现实。

    我是发自内心地建议,追捧ChatGPT赛道的火焰不要烧得那么旺盛,客观地看待它。每次“风口升起却一地鸡毛”之后,长期的利益受害者是谁?是那些真正想做实事的创业者,是那些真正想投些实事的投资人。

  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封面图来自电视剧《硅谷》。

    铅笔道近期推出了一款爆炸产品——融资VIP会员,核心亮点是:每年15场游学+让你见机构BOSS。如果你短期有融资计划,长期有资本化目标,推荐你报名加入。欢迎扫描二维码咨询。

    更多详情可以点击查看融资VIP详细权益



    欢|迎|联|系

    想获得调研,请联系:Pencil-news
    想商务合作,请联系:renguozhou2019
    想加入创业社群,请联系:Pencil-news
    想进行市场合作,请联系:Pencil-news
    文章转载,请联系:Pencil-news

    推|荐|阅|读



    关|注|我|们

    喜欢的话,别忘了分享、点赞和在看哦!